第11章
“娘,我不喜歡進宮。”顧鸞直接對母親說了心裡話。
俞氏摸摸女兒腦袋,柔聲道:“好,以後娘不帶阿鸞來了。”與隆慶帝的喜怒比,俞氏更關心女兒,進次宮就被二殿下嚇一次,長此以往,把女兒嚇出毛病來怎麼辦?
有了母親的支持,顧鸞終於可以安心地待在自家了,宮裡再來請,俞氏與蕭老太君商量後,兩人隻帶顧鳳、顧庭姐弟倆進宮了。沒看到最喜歡的表侄女,隆慶帝疑惑地打聽,蕭老太君便請隆慶帝單獨說話,然後委婉地道:“阿鸞膽子小,上次看到二殿下掐鸚鵡,她嚇得做了一場自己挨掐的噩夢,前陣子玩遊戲被二殿下嚇了一跳,小丫頭就不敢再來了。”
這話若是從俞氏口中說出來,隆慶帝可能就會覺得俞氏在拐著彎埋怨他最心愛的夔兒,但換成他最敬重的外祖母蕭老太君,隆慶帝就沒砸吧那麼多,隻記起了顧鸞被兒子嚇哭的小可憐樣。
心情失落,隆慶帝道:“既然阿鸞不想來,那就留她在家裡玩吧,夔兒那邊,朕會教訓他。”
蕭老太君心想,你要是舍得管教二殿下,二殿下就不會長成這樣了。
但,帝後、湘貴妃之間的陳年舊事,蕭老太君是清楚的,當年湘貴妃紅顏早逝,隆慶帝哭得稀裡哗啦的,曾跪在她這個外祖母面前傾訴他的所有怨恨、無奈與痛苦。所以隆慶帝用另一種方式補償二殿下,蕭老太君都理解。
天家事,蕭老太君無意攙和太多,在宮裡小坐片刻,就與孫媳婦娘幾個打道回府了。
顧鸞真的再也沒有進宮了,直到過了年,陽春三月,太子大婚,這樣的大喜事,俞氏才提前哄女兒,叫女兒去宮裡喝次喜酒,算是給隆慶帝面子。
顧鸞懂,乖乖地點頭,為了不讓母親擔心,她還裝出很高興的樣子:“去看新娘子!”
俞氏笑了,摟住女兒親了口,小孩子就是小孩子,有了熱鬧就忘了憂。
太子大婚,能進宮慶賀的,全是重臣與皇親國戚。
這日早上,乳母為顧鸞換上了一身桃粉色的襦裙,五歲的顧鸞,個頭長高了一點點,烏黑的頭發更濃密了,在腦後單梳了一條辮子,用粉綢發帶打結,還插了一朵粉紅的牡丹絹花,除此之外,乳母沒再給四姑娘戴多餘的金銀首飾。
頭發綁完了,乳母移到四姑娘面前,為女娃娃修剪那整整齊齊的劉海兒。劉海兒與顧鸞的眉毛齊平,底下就是一雙又圓又大又水亮的杏眼,笑起來就會變成兩彎月牙。
“咱們四姑娘最好看了。”乳母驕傲地誇道,這是她奶大的孩子呢。
顧鸞看眼鏡子,對自己的容貌興致寥寥,經歷過上輩子,顧鸞寧可長得普通些。
Advertisement
打扮好了,乳母牽著四姑娘去上房給夫人請安。
顧庭已經到了,看到一身粉的妹妹,顧庭高興地跑出來,圍著妹妹轉一轉,瞅瞅妹妹的發帶再瞅瞅妹妹的牡丹花,嘿嘿笑道:“妹妹這樣真好看。”
“哥哥也好看!”顧鸞笑著說,努力忽視哥哥臉上新添的一道小血印子,那是哥哥在花園裡亂跑,被樹枝劃破的。
顧庭才不管妹妹是不是在哄他,熟練地牽著妹妹去見父母。
顧崇嚴光是看著這對兒龍鳳胎,那嘴就咧開了,忍不住地笑。
俞氏摟著長女,全家人都寵愛龍鳳胎兄妹,俞氏擔心長女吃醋,便更寵長女一些。顧鳳的換牙過程還沒結束,小姑娘盡量不笑,大眼睛卻笑盈盈地看著弟弟妹妹。
一家四口到齊了,再一起去給蕭老太君請安,然後承恩侯府這一大家子,除了趙老姨娘、苗老姨娘,烏壓壓都去宮裡吃喜酒了。
光承恩侯府就七個孩子外帶陸季安這個表公子,可想而知今日宮裡會有多少娃。
大人們談天說地,孩子們都跑去花園裡玩了,春日風景好,有蝴蝶有花,最吸引孩子。
“走,咱們也去。”三姑娘顧蘿跑到俞氏這邊,拉著顧鸞的小手道。
顧鳳、顧庭早跑了,顧鸞小綿羊似的賴在母親身邊,哪都不想去。
“姐姐去吧,我想吃糖。”顧鸞抬起小手,露出手心一顆用紅油紙包著的喜糖,每桌都有。
顧蘿笑她:“小饞貓!”
說完,顧蘿跟著旁邊一家的小姑娘走了。
顧鸞坐在母親旁邊,自得其樂地撥開紅油紙,吃糖,糖很大,放進口中,她腮幫子就鼓起一團。
“四姑娘可真乖。”有人羨慕地對俞氏道,不四處亂跑的孩子,叫家長放心啊。
俞氏看看饞嘴的女兒,自豪地笑了。
東宮的花園裡面,處處都是娃,除了皇子公主,就是皇親國戚家的,個個身份尊貴。
趙夔靠在一棵老榆樹的樹杈上,視線漫不經心地掃過那些孩子,看到顧庭,趙夔心中一動,開始有目的的尋找一個身影,可是他找了一圈,也沒看見被他嚇哭的顧鸞。
就在此時,前面傳來喜樂,太子妃被迎進宮了。
趙夔抬頭,眺望前方。
太子妃曹玉燕,皇後的娘家侄女,太子的親表妹。
表哥表妹,天生一對。
趙夔微微眯起眼睛,太子娶妻,是好事,今日起,他的狩獵名單上,又多了一波人。
.
大婚的太子要應付一堆繁文缛節,根本不會出現在女客這邊,所以這頓喜宴,顧鸞吃的很安心,吃飽喝足,就隨家人出宮了。
此時已近天黑。
太子的新婚夜,自然沒有人敢鬧洞房,一切都順順利利的。
待天徹底黑了,太子踩著吉時,來了新房。
鋪著大紅喜被的新床上,坐著他羞答答的表妹,曹玉燕。
太子停在門口,袖中雙手握成了拳。
前世的這一天,他沒有特別喜歡的女子,娶誰為妻都一樣,表妹曹玉燕才貌雙全,兩人青梅竹馬,既然母親同意父皇賜婚,太子就心安理得地接受了這門婚事。他自認不算好色,一妻四妾全是父皇所賜,直到多年之後,遇見病西施似的表妹顧鸞,太子才發現,他也是好色的。
將顧鸞接進東宮那一日,太子比登基稱帝還滿足。
父皇病危,趙夔偷襲一劍揮來時,太子死前唯一割舍不下的,亦是顧鸞。
他死了,他的阿鸞會怎樣?
隻是阿鸞的結局,太子再也看不見了,睜開眼睛,他又變成了年輕的太子,變成了剛被父皇賜婚的太子。
前世歷歷在目,太子不想娶曹玉燕,他隻想娶阿鸞,奈何阿鸞太小了,他能推遲婚期一年兩年,真推十年,想想都荒唐,母後不會同意,父皇更不會答應。
他隻能繼續等,等阿鸞長大。
“表哥,你在想什麼?”新郎官遲遲不過來,新娘子開始不安,緊張地抬起頭,望著太子問。
太子回神,與曹玉燕對視一眼,他心中苦笑,然後,緩緩走了過去。
半刻鍾後,太子命人備水。
不是不可以延長,但太子不想。
作者有話要說:
趙夔:不用解釋,我們都懂的。
太子:你閉嘴!
第13章
顧鸞剛五歲,又是姑娘家,每天上午讀一個時辰的書就行了,一天剩下的時間,都是玩。
這日顧鸞沒事幹,黏著祖母柳氏去看老太太們打牌。
蕭老太君舍不得嚴厲管教曾孫女,對顧鸞幫柳氏出老千的行為,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過柳氏打牌的水平太爛,趙老姨娘則技術精湛,少了一個炮手,趙老姨娘依然小贏,柳氏自己不點炮,氣性也就沒那麼大了,婆媳四個老太太總體過得還是很愉快的。
顧鸞坐在蕭老太君旁邊,一會兒吃糖一會兒剝瓜子,小嘴兒幾乎沒停。
趙老姨娘逗她:“阿鸞少吃點,姑娘家長胖了就不好看了。”
顧鸞眨眨眼睛,瞅瞅手裡的瓜子,心裡一樂,胖了好啊,她還嫌自己太好看呢。
於是顧鸞吃得更勤快了。
蕭老太君可不想自家出個小胖妞,朝李嬤嬤使了個眼色。
李嬤嬤趕緊把四姑娘面前的瓜子碟端走了。
好吃的瓜子沒有了,顧鸞瞄眼趙老姨娘,暗暗記了趙老姨娘一筆。又過幾局,趙老姨娘摸了一手好牌,再來幾張就能湊局大胡,能把柳氏氣哭的那種胡,趙老姨娘便一邊假惺惺地嫌棄自己牌臭,一邊謀劃起來。
很快,趙老姨娘的局就湊成了,隻等自摸或有人點炮了。
趙老姨娘害她沒了零嘴兒,顧鸞也想氣一氣趙老姨娘,天真無邪地湊到趙老姨娘那邊,一隻小手指著趙老姨娘的牌,一隻小手擋著嘴,悄悄話般地道:“姨娘再抓張六筒,就胡了,是不是?”
女娃娃說悄悄話的本事還不行,聲音挺大的,蕭老太君三人都聽見了。
趙老姨娘臉色大變,掃眼牌友,連忙掩飾地笑道:“阿鸞真笨,姨娘剛打過一張這個,怎麼會要?”
顧鸞皺著眉頭看趙老姨娘的牌,沒有再說什麼了。
然而接下來,再沒有人打六筒了,就連蕭老太君,抓了一張對她來說並沒有任何用的六筒,也沒有打出去。
顧鸞仰頭,朝曾祖母嘿嘿一笑。
蕭老太君隻當不知曾孫女在笑什麼。
趙老姨娘氣死了,好牌沒胡成,反而給苗老姨娘點了炮。趙老姨娘飛快看向三位牌友的牌,其中蕭老太君若無其事地將扣著的牌推了出去,柳氏笨,傻乎乎地亮出自己的牌,一張六筒果然是闲牌,明顯故意扣著不打。
趙老姨娘深深呼吸,突然對苗老姨娘道:“咱們倆換下地方吧。”
熱門推薦

弑天
"我和雪如一同戰死沙場。 死後才知道,她是下凡渡劫的神女。 恢復神女身份後,她淡漠看我一眼: 「此人與我有因果,也帶回上界吧。」 於是我從戰功赫赫的人間將軍,變成了九重天的低級地仙。 後來雪如的未婚夫把我扔進了神魔井。 失去意識之前,我聽見雪如的聲音:"

黑皮的我參加戀綜後爆紅了
流量小生被全網嘲成「油王」。公司為了洗他,把我們塞進一檔戀綜,讓我勢必奪下「油王」稱號。 黑皮的我:「明白!」 戀綜上,我對 1 號嘉賓油膩 wink。 對 2 號嘉賓麼麼噠。 還狗膽包天強勢壁咚了 3 號嘉賓陸影帝。 油得風生水起時,我摔了個大馬趴,一不小心脫掉影帝的褲子。 攝影恰好拍了照片,角度刁鉆。 然後,全網沸騰!

我的鄰居超愛吸甲醛
"搬進新房子第一天。鄰居 @ 我: 【新來的住戶?房子鑰匙上交一下,讓我住半年。 【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別急。小區有個不成文規定,新房子入住前給我住半年,我用身體為你們吸收甲醛。 【但哥也不是白幫忙的,半年後給我十萬塊當營養費。】 見我無動於衷,他又 @ 我: 【1802,麻煩自覺來我家交一下鑰匙,別讓我等!】 我氣笑了,戲謔道:【我家是兇宅,你敢住?】 他再次罵罵咧咧:"

何止喜歡
終於熬到要跟倒追多年的男神訂婚,我卻想要反悔了。 曾經我覺得隻要他不嫌棄我,我能一直陪在他身邊。 可是,和他在一起的這三年,我從沒感受過他的好。 他記不住我的生日,也從沒陪我去過醫院。我總是隨叫隨到,不會錯過他的任何一個資訊。 可是他呢,裝不在,看見了也不回,嫌我煩。

至若春和景明
"周逢安眾多兄弟中有一位極其特殊,是實驗室有名的高嶺之花景叢明。 兩人不僅玩得好,景叢明更是替周逢安處理了不少鶯鶯燕燕。 包括我。 決定放棄周逢安的那天,我摸進景叢明家裡,想取走黑歷史。 沒想到的是,滿滿一整牆都是我的照片。 震驚後退間,後背撞上堅實的胸膛。 低沉慵懶的嗓音在耳邊響起: 「在找什麼?」"

不婚醒悟
我和顧川澤在民國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