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書名:公主行:歲歲容安 字數:3936 更新時間:2025-08-21 16:16:21

字體大小:

16 18 20 22 24 26 28

太子面色鐵青。


 


鎮安睜大眼睛,隨即想到什麼,沉了臉。


 


二皇子龇牙咧嘴,立刻就要站起來打我,待看清我臉上的笑容後,又忍了下去,低聲威脅:「你給我等著!」


 


太子伸手攔住我。


 


「道歉!給你二皇兄道歉。」


 


我笑了一下。


 


「太子哥哥,同樣都是妹妹,鎮安被嚇到,你罵旁人;我被嚇到,你罵我。太偏心了吧!」


 


太子變了臉,急忙去看鎮安。


 

Advertisement


鎮安垂眸,雪白的小臉更加蒼白。


 


太好了。


 


所有見不得光的關系,都暴露在陽光下了。


 


他們自己內部已經是一團剪不清理還亂的亂麻,應該不需要我這個惡毒女配來添磚加瓦了。


 


我進去後。


 


賀嬤嬤沉著臉將我引到床邊,便站在那裡一動不動。


 


大概是怕我害皇後吧。


 


皇後聽到了外面的吵鬧,她目光不悅的審視著我,蒼白的面容上幾分疲倦。


 


「這些年,你一直很乖,其實你是最省心的。」


 


「可本宮還是沒辦法喜歡你,人心是偏的。」


 


「本宮不害你,已是最大的克制。」


 


「本宮以你為擋箭牌,的確是存了一點私心,但本宮想,陸京淮也的確是不錯的人,不算虧待你。」


 


「既然你不願,那便算了吧,本宮會去陛下那裡說,取消賜婚。」


 


「不過,你需盡快出降,這對你,對所有人,都有好處。」


 


賀嬤嬤取來一份名單。


 


上面是各家各族的適婚男子,各有畫像和優劣。


 


她一板一眼道:「這是娘娘命奴才等收集的,三公主那裡也有一份。」


 


她大概是怕我懷疑皇後弄虛作假,所以說得很清楚。


 


但她多慮了。


 


我一直都知道皇後是個好人。


 


好人才會有很高的道德感,才會容忍我撒野,還會反思我說得對不對。


 


從這一點兒上來講,我的確算是欺負了一回好人。


 


我躬身向皇後恭敬地行了一禮。


 


「母後,做您的女兒一定很幸福,可惜,我沒有這樣的福分,願您早日康復,歲歲平安。」


 


昏暗中,皇後眼角似有淚光。


 


她發出一聲難以壓制的嗚咽,擺擺手讓我退下。


 


我離開坤寧宮。


 


外面的豔陽天,真是暖融融啊。


 


鎮安叫住我。


 


她躊躇又忐忑,最終還是鼓起勇氣道:


 


「六姐姐,我馬上就要搬出宮去了。」


 


「嗯,那你一路小心。」


 


「對不起……」


 


我擺擺手。


 


「都過去了。」


 


我走了幾步,又停下。


 


「對了,以後少流眼淚吧,傷眼睛。」


 


歲安說過,容易散光。


 


她那麼漂亮的眸子,看不清人的話,怪可惜的。


 


鎮安愣怔住,旋即展顏一笑。


 


「我記下了。」


 


我點點頭,這一次是真得離開了,若無意外,下一次來到這裡,恐怕就是出降之時,也不知道皇後肯不肯見我。


 


身後,太子道:「何必與她多說?」


 


二皇子也道:「她那樣沒心沒肺的人,說了也白說……」


 


「太子哥哥,二皇兄,你們不要說了,我長大了,我有自己的判斷,你們若真的為我好,就聽一聽我的話,你們說為我好,可從來都我行我素,我很累。」


 


鎮安轉身進了內殿,守著皇後娘娘。


 


她的東西很多,陸陸續續搬了三天,才算徹底搬幹淨。


 


太子失魂落魄,以後他想見鎮安就不容易了。


 


二皇兄倒是無所謂,反正他討好鎮安是為了討好太子,他反而可以借著打探鎮安消息的名義,更得太子倚重。


 


但他沒得意幾天,皇後就敲打了他的母妃。


 


他母妃被皇後罰著抄了好幾天的經,頓頓吃素。


 


最後,二皇兄自請去封地就藩,他母妃才結束了抄經吃素的日子。


 


從此,他徹底與京城的是非無關了。


 


我覺得有些便宜了他,但眼下並沒有好辦法。


 


眼下最讓我頭疼的事情,是嫁人。


 


到底嫁給誰。


 


15


 


我和三皇姐一起翻爛了冊子,不得頭緒。


 


她母妃已經為她選了承恩侯府的嫡次子。


 


本朝驸馬不得當官,公主出降一般都是選勳爵人家的嫡次子,有家世,有身份,但又不承擔家族重任。


 


基本上就是混吃等S,一輩子唯一的任務就是把公主哄好,別弄出亂子就成。


 


三皇姐的母妃李賢妃選的承恩侯府。


 


雖門第略低,但家風清正。


 


承恩侯的嫡次子與三皇姐見過幾面,彼此都有好感。


 


兩家已經通過氣,隻等欽天監算好日子走儀程。


 


三皇姐建議我也走她的路子,選個家風好的清正人家,嫁過去,生孩子,過日子。


 


但我總覺得這不是我想要的。


 


三皇姐講得口幹舌燥,一拍冊子,叉腰道:「你個小六,你到底想嫁個什麼樣的人家?難道你騙了我,其實你喜歡陸京淮?你後悔了?」


 


在說什麼呀?


 


我笑道:「我隻是在想,要是公主能不嫁人就住公主府該多好。」


 


「你想得美,誰敢放你一個人出去亂跑,傳出去不成笑話。」她點了點我額頭,笑完之後,忽然大驚,「你不想成婚?」


 


我點點頭。


 


的確。


 


我知道這駭人聽聞。


 


可我的確想。


 


我前十六年,困在深宮裡,去過最遠的地方是跟著父皇去過幾次避暑山莊,再便是去過幾次皇家園林。


 


我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


 


若是嫁人,住進公主府,要關照夫家的顏面,一輩子也隻是在公主府和夫家打轉。


 


那樣的一生,挺沒意思的。


 


而即便是公主,想要和離也不易。


 


即便能和離,我懷著和離的心思嫁給任何一戶想要好好過日子的人家,都是對不起人家。


 


故而,這份名單中的人物反而是最不適合我的。


 


因為各個都是精挑細選的,各個都是衝著娶皇室公主的榮耀來的,成親後便很難說分就分。


 


三皇姐摸了摸我額頭。


 


又摸摸自己的額頭。


 


「你大抵是病了。」


 


我趁機貼上她的臉,撒嬌。


 


「三姐姐,你疼疼我,幫我找找看有沒有哪戶人家中,剛好有個不成器的紈绔,但也不能太不成器,最起碼要幹幹淨淨,別惡心我。他想隨便成個親應付家裡,我也隻想趕緊住進公主府過自己的日子,我們就這樣搭伙兒過個幾年,然後便和離。」


 


「瘋了,瘋了,你真是瘋了。」


 


三皇姐跑了。


 


過幾天,她又來了。


 


「你說的是真的嗎?」


 


「自然。」


 


「呃……真有這樣一個紈绔,你要不要看看?」


 


她說得是宋國公第三子宋致。


 


人長得好,有求而不得心上人,一直未婚。


 


國公夫人急得一直在催。


 


有一次,他和三皇姐的表兄喝酒時,隨口說實在不行,隨便成個親應付家裡,到時再找借口和離。


 


當時,三皇姐的表兄笑道:「你這樣比找個姑娘成親可難多了,誰家好人家的女兒和你鬧著玩兒過家家,差一點兒的人家連你家門第都夠不著,如何成親?」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樁笑話落到了三皇姐的耳朵裡,便成了天作之合。


 


16


 


我請三皇姐帶我出宮見一見宋致,有些話需要當面談才好。


 


我在三皇姐舅舅家的花園見到了他。


 


那是一個眉目清朗俊逸的青年,瞧著有幾分灑脫,實在不像專一的人。


 


他感覺自己在夢遊。


 


他隨口開得玩笑,自己都覺得異想天開,沒想到竟真有這樣一個人,和他一樣的想法。


 


不過也有難處。


 


與公主和離,可比與別的姑娘和離難多了。


 


我淡淡道:「我會以不願生子為由,提出和離,責任在我,到時,你那邊不會太難堪,你還有問題嗎?」


 


宋致凝重地搖了搖頭。


 


「隻要公主願意,我這裡並沒有問題,不過到時多挨幾頓打,反正我爹也不可能打S我。」


 


他這是在提醒我到時時候不要S纏爛打,不肯和離?


 


我笑了笑。


 


「大婚那日,可先寫好和離書。不過,我有一個問題,敢問你心上人是誰?可否告知?」


 


他面容忽然嚴肅。


 


「公主,這是我的私事,恕不能奉告,我隻能說,是我一廂情願地愛慕她,她對此一無所知,這一生,她可能永遠也不知道我喜歡過她。所以,她的名字就不必說了。」


 


他很悵然。


 


我點點頭,「那便如此約定了,你等著旨意便可。」


 


回宮之後,我將要嫁給宋致的事稟命了皇後。


 


皇後沒有見我,她派賀嬤嬤出來問我。


 


「娘娘讓奴婢問您,您可知宋致的為人?可是真心想嫁此人?將來不會後悔?」


 


皇後是個好人。


 


她很妥帖的讓我想清楚後果。


 


我點頭,輕聲道:「我都知道,我心意已決,即便將來走不到一起,我也不後悔。」


 


賀嬤嬤深深看我一眼,沉聲道:「那公主便等著旨意吧,娘娘讓奴婢轉告您一句,落子無悔,輸贏自負,公主善自珍重。」


 


我跪在坤寧宮外,恭恭敬敬地磕了一個頭。


 


「替我謝過母後。」


 


接下ţű̂ₗ來的事情,便簡單多了。


 


父皇下旨賜婚,欽天監選日子,訂婚期。


 


三皇姐在我前面出降,其後一個月便是我。


 


我在宮裡足不出戶,專心備嫁,順便整理一點兒書稿,筆記。


 


期間諸事無聊,沒什麼可說的。


 


倒聽聞了鎮安和陸京淮的事情。


 


鎮安拒絕了陸京淮的心意,言明她食君之祿,便不能不顧朝堂和家族,所以不會嫁給陸京淮。


 


陸京淮一怒之下去了邊疆,誓要踏平胡虜,再回京都,交回兵權,堂堂正正地娶鎮安為妻。


 


我覺得挺好的。


 


這像我想象中的男女主。


 


有情有義有家國,而不是為了愛情,攪得所有人天翻地覆。


 


這一年秋天,三皇姐出降。


 


我在婚儀上見了三姐夫,是個很有福氣的長相,面容英俊而憨厚,看著便一團和氣,一開口說話,卻笑料十足,和三皇姐很搭。


 


李賢妃是真心實意的為她的女兒做打算,選了一個很有趣的人。


 


其後一個月,我也出降了。


 


我本以為自己不會緊張,但這一天真的到來時,反而內心空白了一瞬。


 


我想,我這隻宮裡養的鳥兒,終於長出了翅膀。


 


我可以和歲安一樣,飛出宮了。


 


17


 


我辭別坤寧宮。


 


皇後站在高高的臺階上目視著我。


 


她氣色好了幾分。


 


她命賀嬤嬤轉給我一個匣子,便擺擺手,說去吧。


 


我從安姑姑手中拿過一本書,裡面都是我寫的小故事,等不了大雅之堂,隻能闲暇時打發時間。


 


我請賀嬤嬤轉交給她,向她行了一禮,便轉身上了花轎。


 


喜樂吹吹打打,宮中的一切恍如隔世。


 


我在花轎上打開匣子,裡面是一些首飾和一萬兩銀票。


 


即便我母妃在世,可能也給不了我這麼多。


 


她真的是很好的人,隻可惜有太子那樣一個兒子。


 


太子奉命前來送嫁,倒不全是為了我,也為了成全他友愛弟妹,仁義賢德的儲君形象。


 


起轎時,他特意站在我轎邊,用隻有我能聽到的聲音,冷冷道:


 


「以後無事不要回宮,好好侍奉公婆,照顧夫君,不要因為自己是公主便囂張跋扈,胡作非為。」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


 


好在我沒有愚公移山的愛好。


 


我隻會扎心。


 


「太子殿下,知道我們女子喜歡什麼樣的男人嗎?我們喜歡的是上能保家衛國,下能愛護妻女的好男兒,而不是在大喜日子給人家添堵的爛人!!起轎!」


 


花轎四平八穩地抬起。


 


我和太子再沒有說一句話。


 


我隻確定了一件事情:深情男二所有情商都給了女主,對其他人來說,他是情商為零的低能兒。


 


行禮過後,便是送入洞房。


 


我和安姑姑,如夏,芳草幾人一起拆禮盒。


 


看完了所有,也沒有找到歲安的。


 


安姑姑安慰我,「許是歲安離京了,她若在京城,定然不會不來,你可是她的妹妹。」


 


我窩進安姑姑的懷裡,用臉蹭了蹭她的衣服。


 


是呢,她可是我的姐姐。


 


永遠的姐姐。


 


她若知我成親,哪怕翻山越海也會來的。

熱門推薦

炮灰男配覺醒後

炮灰男配覺醒後

"爸媽說要收養宋之舟的時候,我麻溜從家裡搬了出去。 「位置我騰出來了,以後他就是你們的親兒子,咱們有緣再見。」 身為團寵文裡的炮灰男配,這一世我決定擺爛。 宋之舟要搶我爸媽,給他。 搶我姐,拿走。 搶青梅,免費送。 哦霍,這下他們傻眼了。"

親情的陪襯

親情的陪襯

"中秋節,全家吃月餅。 爸爸遞給堂哥一個蓮蓉餡的,媽媽塞給表姐一個蛋黃餡的。 然後爸媽各自拿了一個吃,留下我茫然無措地看著眼前空空的月餅盒。 突然,堂哥變戲法似的拿出一個月餅遞給我。"

婆婆曬背養生

婆婆曬背養生

"婆婆喜歡養生,聽信三伏天曬背能長命百歲。 接近四十度的高溫,她從早曬到晚,還想拉著全家一起。 我勸她曬背是有時間要求的,沒防護的情況下暴曬有皮膚癌,熱射病的危險。 婆婆害怕地沒再堅持。 後來,六十歲的她被診斷出胃癌晚期。"

春日諾

春日諾

"成婚三年,沈宴禮與我始終疏離。 後來我才知道,他的心上人是宮中貴妃。 我本欲和離,直到我無意撞破貴妃的秘辛。 他冷眼看著貴妃將我釘死在棺中,漠然涼薄。 再睜眼時,我回到了沈晏禮上門求娶那一日。 他隻一瞬不錯地看著我,彎下的脊背微顫:「願與卿結良緣,白首永偕。」 我平靜地看著他,一字一句:「沈大人,求娶貴女,你不配。」"

把我室友帶走吧

把我室友帶走吧

"室友喜歡上了我爸,還帶頭孤立造謠我。 我跟她說別信我爸,她卻一臉不屑。 「我看你就是害怕我肚子裡的孩子跟你搶繼承權吧。」 「放心,你我同學一場。你跪下來求我,說不定還勉強讓你當個保姆。」 那行吧,良言難勸該死的鬼。 我們家今年的獻祭就靠她了。"

男朋友把訂婚禮改成了妹妹生日宴

男朋友把訂婚禮改成了妹妹生日宴

"男朋友把我們的訂婚禮改成了妹妹的生日宴。 還讓她穿著我的禮服在宴會上挽著他的手。 他解釋:「婚什麼時候都可以訂,但瀟瀟的生日一年隻有一次。」 可當賓客們調侃他們郎才女貌,登對般配時。 秦宴洲卻笑而不語。"